台灣電力公司肩負供給全臺所有電力需求之責任,電力本業核心在於追求資源耗用與能量輸出間的最大效益。在使用地球資源的同時,我們亦時時思考關於環境永續的議題。
台電文創,是台灣電力公司以循環經濟追求環境永續的實踐。我們收集發電過程所產生的副產品、廢棄設備、回收料件資源,經過實驗研發與精良的設計程序,再次投入產品製造的循環中。期待台電文創的作品,深入每個家戶的生活場景裡,喚起消費者對環境意識的共感。
多元化回收材料運用
台電文創商品,使用回收而來的循環經濟材料為基礎,經過解構、重組,再次賦予它們新生命
我們到水庫挖取抽蓄水力發電的淤積底泥,從退役電線桿拆下滿是歲月刻痕的木橫擔以及與它形影不離的電桿牌;曾經發光發熱但已燃燒殆盡的煤灰;形式不一但同樣磨練出耀眼色澤的絕緣礙子,還有更多正靜靜等待華麗轉身的原物料。
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曾經在發電和供電過程裡,為穩定的電力供應盡過一份心力。
0
片
變電箱
0
公斤
煤灰
0
公斤
底泥
0
隻
木橫擔
0
顆
絕緣礙子
台電文創出品的所有商品
皆與臺灣知名設計品牌共同合作
除了挖掘有故事的材料
我們也四處尋找對產品設計有獨到見解的設計師
特別的素材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讓設計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是的,台電不懂設計
但同為專業人士,我們尊重設計專業。
六年前,我們發現了深藏在日月潭湖面下最神秘的零件『封水銅條 』
四年後,隨著退役銅條數量的積累,開啟了全新的材料再製計畫
時至今日,台電文創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
深藏在日月潭裡,經過時間歲月刻畫下來的退役零件,見證了台電人守護日月潭付出的青春歲月。
台電與物外YSTUDIO以創新思維導入設計,尋找利用率最大化的製程,實踐永續,傳遞退役電力材料的新價值。
自從台電公司推動變電箱設計改造計畫以來,以環境美學優先的思維出發,在降低對都市景觀影響程度的前提下,開始弱化變電箱在城市中的存在感,這也使得變電箱上的彩繪圖樣不復存在。為了保存這些美好記憶,台電文創團隊與設計師透過設計重新詮釋,將它們歷經歲月的各種美完整封存起來,再次回到生活中。
電力,早已深入現代生活的每個分寸裡。從發電、輸配電到末端家戶供電,環環相扣。一個小小的開關,背後是龐大電網帶來的能量流轉。取樣自電力基礎建設中的眾多元素由設計師重新設計詮釋。生活帶電系列作品,時時刻刻,陪伴著我們架構出熟悉規律的生活日常。
在結構重組類型作品身上,你一定會看見某些似曾相識的零件,路邊的變電箱、巷口的電線桿上,似曾相識卻從未好好認識。一根電線桿,至少可拆解出三種台電文創用於循環設計的零件。卸下了風吹雨淋,再次以另一種面貌,進到你的屋子裡。請別期待它們光鮮亮麗,沒有耀眼的外衣,但經過動輒十年的耐候考驗,品質絕不掉漆。
泥土中閃耀著幾抹黃色調,是黃金嗎?材料跨界類型所使用的回收物料,常常是最為不起眼的原料。它符合各種你對廢棄物的想像,踩在腳下、灰灰黑黑賣相不佳,燃燒後的煤灰、水庫淤積的底泥。儘管無法直接使用,但在經過耐心實驗,改變質地之後,就能夠轉變為可靠的基礎材料。不是黃金,但我們對待這些原料的待遇,可不輸黃金。
電力,早已深入現代生活的每個分寸裡,從發電、輸配電到末端家戶供電,環環相扣。一個小小的開關,背後是龐大電網承載著能量流轉。生活帶電系列作品取樣自電力基礎建設中的眾多元素,時時刻刻陪伴我們熟悉規律的生活日常,一如穩定電力般自然。
台電文創向來以使用回收原物料製作生活…
110V
2023 年 2 月 14 日
「以循環經濟,實踐環境永續」,於20…
110V
2023 年 1 月 14 日
位於高雄的「廣西桂林好聚落」,座落在…